法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 网站首页
    • 公司简介
      公司简介
      企业文化
    • 产品展示
      综合
      中心
      文化
    • 新闻动态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 成功案例
      成功案例
    • 客户服务
      售后服务
      技术支持
    • 人才招聘
    • 联系我们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新闻动态Site navigation

    公司新闻
    行业新闻

    联系方式Contact


    地 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联系地址
    电 话:020-123456789
    网址:www.kzscyp.com
    邮 箱:admin@aa.com

    网站首页 >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Welcome to visit our

    培训机构课程报名费可“分期付款”?实为金融借贷

    分享到:
      来源:法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更新时间:2025-05-13 21:06:39  【打印此页】  【关闭】

      “学费分期成就高薪人才”“分期付款实现知识梦想”……面对不少培训机构打出的分期付款诱人广告,不少求学者觉得,培训零手续费、机构金融借贷分期付款既能够解决他们一次投入不足的课程尴尬,又可通过分摊减轻负担的报名方式实现其参加培训提升素养的愿望,似乎是分期付款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可是培训,看上去各方均可受益的机构金融借贷“培训贷”,有时却可能让消费者掉入陷阱。课程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通过对相关案件进行梳理,报名发现“培训贷”雷区不少,分期付款法官提醒消费者支付培训费时一定要看清付款类型,培训同时做好对培训机构的机构金融借贷考察工作,谨防中招。课程

      打着分期付旗号实为金融借贷

      据了解,报名“培训贷”的具体模式为教育培训机构与消费者签订教育培训合同,由金融贷款平台一次性将贷款的学费支付给教育培训机构,再由消费者即贷款申请人向金融贷款平台分期还款。目前,此种支付方式在教育培训行业已较为普遍。

      在朝阳法院审理的一起案件中,大学生小张为了通过雅思考试,报名参加了一个标价39800元的英语培训班。教育培训机构的销售人员告诉她,可以办理分期付款,这样每个月只需要支出约1600元,资金压力能减轻不少。然后,销售人员指导她扫码、点确定、绑定银行卡,全程不到5分钟。销售人员告诉她每个月把分期还款的钱转入绑定的银行卡里即可。小张最后才发现,销售人员宣传的“分期付”实际属于金融借贷还款。

      另一起案件中,小王在某教育培训公司的App上购买了日语学习课程,进入付款页面时,分期付这一方式被标注上醒目的红色“分期免息”字样,并在付款问题一栏第一条就写明“如您的订单金额较大,建议选择分期付”。于是小王就选择了分期付。可最后,小王也发现,线上广告宣传的分期付,实际上是金融借贷还款。

      广东省消费者委员会近期发布的消费者投诉分析报告显示,“培训贷”引发的消费纠纷已经成为教育培训服务投诉中的热点问题。2019年,广东省消委会系统共处理教育培训服务投诉17611件,占总投诉量的4.71%,同比增长71.21%。从具体投诉来看,消费者反映的问题主要有培训机构和老师资质不健全、教学质量欠佳、虚假宣传、设置霸王条款、诱导办理“培训贷”等,其中因“培训贷”引发的消费纠纷近几年屡屡发生,成为投诉热点之一。

      通过检索北京法院系统近3年教育培训合同纠纷裁判文书,发现涉及“培训贷”案件呈上升趋势。

      申请前先查对方是否有许可证

      “近几年教育培训机构数量呈快速增长趋势,但鱼龙混杂的培训市场仍存在一些机构无证无照办学的现象。”朝阳法院奥运村人民法庭法官助理毛文蝶告诉记者,消费者想要找到适合自己的培训项目,除了考虑课程种类、课程价格等因素,首先应理智、谨慎地选择教育培训机构。

      根据我国民办教育促进法、民办教育促进法实施条例的规定,教育培训机构应当办理办学许可证,按照办学许可证中所注明的地址、层次、内容、形式办学。另外,教育培训机构还应当在工商行政部门进行注册登记,其经营范围中应当包括教育培训。消费者在选择教育培训机构时应注意查询该机构的资质,综合考虑其注册时间、公司规模,还可以通过裁判文书公开网查询该教育培训机构涉诉情况,多方面了解其教学能力和经营能力。

      毛文蝶提醒,消费者在考虑“培训贷”支付方式时,应选择有金融许可证的正规金融机构或贷款公司。司法实践中,朝阳法院发现,个别无资质教育培训机构会与无资质小额贷公司联合,通过吸收学员的培训贷款费用进行非法集资活动,或出售贷款人个人信息非法获利。因此,消费者如果通过App或网站申请“培训贷”,贷款前应当在金融监管部门网站查询贷款公司名录,确认其资质。

      法院在审理此类案件时还发现,部分教育培训机构在销售时存在一定误导或诱导行为,如一再强调分期付款可减轻一次性付全款的压力、“免息”等,弱化“培训贷”的贷款属性及风险,诱导消费者使用“培训贷”进行付款。在操作环节上,一些培训机构销售人员的“代客操作”极易使消费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署与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借贷协议。

      法官指出,根据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享有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消费者在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时,有权进行比较、鉴别和挑选。

      法官提醒,消费者在购买教育培训服务时,要警惕诱导式消费,提高法律意识、合同意识,仔细询问支付方式,不要轻易让别人帮助操作;选择“培训贷”时除了要考虑金融平台资质外,还要理智考虑所要偿还本息的金额、还贷时长、自身还款能力等,仔细认真阅读合同文本,避免因疏忽大意造成损失。

      机构跑路不意味还贷义务免除

      小何报名了某机构的法语培训班,申请了“培训贷”,正常上课3个月后,就出现约不到课的情况,直至收到培训机构倒闭的通知。小何称,课上不了了,但她每个月还在偿还贷款,觉得很不公平的她决定不再偿还贷款。

      “这种情况也发生在很多类似案例的消费者身上。部分消费者认为,教育机构倒闭了自己还需要继续还贷吗?”对此,法官解释称,消费者以“培训贷”形式购买教育培训机构课程,实际上是签订了两份合同,一是消费者与教育培训机构之间签订的教育培训合同,二是消费者(贷款申请人)与“培训贷”金融平台之间签订的借款合同,两份合同相互独立。教育培训机构未能向消费者提供教育培训服务,属于教育培训合同法律关系中的单方违约,消费者可以根据约定解除与教育培训机构的合同,与培训机构协商退课退费或通过诉讼要求其退还未消费费用并承担违约责任。

      但根据合同相对性原则,“培训贷”项下借款合同并不因教育培训合同的解除而解除,消费者仍需根据借款合同约定向金融平台还款。如果消费者因教育培训机构不履行合同而拒绝继续偿还贷款,可能因违反借款合同约定的义务而承担违约责任,甚至会影响个人的征信记录。在有些教育培训机构已经“跑路”无法办理退课退费的情况下,消费者应当在依约还款的同时,收集与教育培训机构签订的教育培训合同以及相关的培训记录、课程进度、剩余课时等证据,及时向法院提起诉讼。

    责任编辑:24
    上一篇:中国面向海外开展“中文+职业技能”教育 汉语作帆传文化 技能为翼育巧匠
    下一篇:重庆征集农村地区生产经营假冒伪劣食品违法违规线索

    相关文章

    • 福州开展食品抽检合格备份样品爱心捐赠活动
    • 要保存数据,还是要保修?微软平板电脑主板损坏消费者面临两难选择
    • 白酒也想玩盲盒 花钱能买到惊喜吗
    • 安徽界首:朵朵“致富伞”撑起农民增收“钱袋子”
    • 谷雨花开,照见千年风雅(古悦新喜)
    • 公示!涉及安徽7个县(市)
    • 农产品带上“身份证” 安全溯源扫码可见
    • 格式合同侵权 投诉量暴增 川渝消委会联合约谈“联联周边游”
    • 海神文化与妈祖
    • 网络搜索电器维修暗藏骗局 选择品牌售后服务更为保险

    友情链接:

    • 非法经营民宿拒退房费 厦门一民宿老板被拘留
    • 商家推“买满送口罩”拉客 近八成网友表示“不认可”
    • 万余元买连衣裙不能退 市场监管“云端”解纠纷
    • 四川省消委会3•15推出5项活动 多地联动体验商超市场供应
    • 四川:一季度医疗及医药用品投诉增长快
    • 爱心接力 江苏南京企业雪中送炭共抗疫情
    • 上海市消保委测评废弃食物处理器 部分商品存隐患 使用性能差异大
    • 防疫不误民俗 上海松江市场监管局专项排查美容美发店
    • 广东佛山:严厉打击利用疫情发布虚假违法广告行为
    • 厦门市场监管部门护航校园开学 全程守护首餐“陪吃”
    • 广东佛山:严厉打击利用疫情发布虚假违法广告行为
    • 上海崇明区严格管控家庭办酒 筑牢农村疫情防控战线
    • 广西南宁查获100多吨“问题”化肥
    • 上海:依法查处24起假“飘安”口罩案
    • 万余元买连衣裙不能退 市场监管“云端”解纠纷
    • 王建平:退休老党员的“新担当”
    • 宁夏银川:脱贫和防疫一个都不能少
    • 黑龙江市场监管部门加强农资产品价格监管保春耕
    • 简化程序优化服务 青海海西一企业获医疗器械临时生产许可证
    • 广东发布《产品质量监督抽查抽样检验技术服务规范》团体标准
    • 宁夏银川:投诉举报“回头看” 严格时限办结上报
    • 简化程序优化服务 青海海西一企业获医疗器械临时生产许可证
    • 天津连出五套“组合拳” 强化保健食品市场秩序
    • 销售侵权假冒口罩 男子被判三年罚4万
    • 四川省消委会3•15推出5项活动 多地联动体验商超市场供应
    • 全国51家景区加入防疫自律公约 承诺安全有序迎客
    • 广西柳州市场监管局:3天让“五菱”口罩从想法变成现实
    • 宁夏银川:投诉举报“回头看” 严格时限办结上报
    • 福建厦门:加强网格化管理织牢疫情防控网络
    • 山西省太原市零售药店暂停销售发烧咳嗽药
    • 宁夏银川:投诉举报“回头看” 严格时限办结上报
    • 打好防疫阻击战 武汉市市场监管部门多措并举保民生
    • 湖北仙桃:没收不合格口罩128万只
    • 图解|关于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春季学校食品安全工作的通知
    • 安徽省市场监管局加强疫情防控广告监管
    • 包容审慎 特事特办 四川成都打响疫情防控信用监管的“组合拳”
    • 别想在口罩上做文章
    • 近期全国消费市场运行现积极变化 销售触底回升
    • 天津多家市场超市防疫不严存风险被通报
    • 重庆:允许销售未在境内上市的医用口罩
    • 福建厦门:规范农贸市场明码标价行为 护好群众“菜篮子”
    • 青海海西州十大活动构建3•15宣传新格局
    • 重庆防控疫情期间抽检食品1275批次
    • 湖北武汉:为复工复产企业减免检测费162万元
    • 销售侵权假冒口罩 男子被判三年罚4万
    • 浙江省消保委约谈多家视频音频网站 要求禁止宣传“免广告”“跳广告”
    • 浙江省消保委约谈多家视频音频网站 要求禁止宣传“免广告”“跳广告”
    • 近期全国消费市场运行现积极变化 销售触底回升
    • 深圳消委会支持消费者起诉失信老赖 4起案件获胜诉
    • 大连银行《网上银行服务规范》入围全国企业标准“领跑者”
    公司简介|产品展示|新闻动态|成功案例|客户服务|人才招聘|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17 Powered by 法乾文化传媒有限公司   sitemap

    0.1992s , 9190.3203125 kb